品种选择是关键
当大盘和个股大幅上涨时,“满仓操作”能使投资收益非常可观;反之,当大盘和个股出现下跌时,“满仓操作”也会导致巨大损失。因此,从稳健角度出发,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,不宜采取“满仓操作”交易方式。
但在特定情况下,对于部分投资者而言,一旦机会来临也可尝试“满仓操作”。主要包括投入的是自有资金,没有时间限制,没有使用压力,满仓后一旦市场出现下跌,能有后续资金跟上的投资者;当大盘和个股经过连续大幅下跌,多数品种严重超跌后估值重心明显偏离正常范围,出现难得的“满仓操作”机会时;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练,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法、良好的投资心态、较强风控能力的投资者。
除满足以上条件之外,最终能否取得“满仓操作”的预期收益,还取决于“满仓操作”时的品种选择。如果品种选择正确,满仓后即使市场出现下跌,往往也会有良好收益;要是品种选择不当,就极有可能大幅跑输甚至在市场持续走强的情况下陷入不涨反跌、逆市亏钱的尴尬境地。切记:「「满仓」一招毫无后顾之忧的满仓技巧!」
在进行“满仓操作”时,正确的品种选择一般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:一是熟悉性。所谓熟悉性,是指投资者对于相关品种非常熟悉,满仓品种属于长期跟踪、经常关注甚至是反复操作的对象。不仅对相关品种的基本面非常熟悉,而且对技术面也了如指掌。
二是超跌性。股价高低是直接关系到相关品种日后表现的重要因素,也是在选择“满仓操作”品种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。衡量相关品种超跌与否的标准一般是通过比较获得,即在同期可比的全部品种里属于涨幅较小、跌幅较大,比价优势明显的品种。
三是低估性。在考虑股价跌幅的同时还应考虑估值高低。有些估值偏高的品种虽然纵向比短期内已有较大跌幅,但横向比依旧属于高估者,所以日后还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,这样的品种自然不能作为“满仓操作”的对象;有些估值偏低的品种虽然纵向比跌幅不大,但横向比依旧属于低估者,日后不仅下跌空间不大,而且继续大涨的可能性很大,这种理应作为“满仓操作”的首选品种。
笔者认为,只有当相关品种同时满足上述“三性”条件时,才可作为“满仓操作”的待买品种。当然,在具体品种和数量的确定中,还须做好不同品种之间的相互搭配和单一品种自身的上限控制等。
灵活掌控“进出”切记:「「满仓」一招毫无后顾之忧的满仓技巧!」
一般意义上的“满仓操作”,是指长线投资,即买入股票后持有不动。但由于A股市场的自身特点决定,单纯利用此法进行“满仓操作”往往效果不佳。若能在“满仓操作”的同时,适当穿插交易,则能提高“满仓操作”的收益率,但其中的关键是节奏掌控。从操作实践看,节奏掌控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“波段进出”乃至“满仓操作”的最终结果。
若希望在“满仓操作”的同时,通过波段进出获得额外收益,关键是要正确把握和掌控波段操作的进出节奏:一是当大盘运行在下降通道,尚未盘出,或上行不明时,可利用存量资金越跌越买直至满仓,但不宜追加资金,即“只可满仓、不可增资”;二是多进行高抛低吸,少进行换股操作。一方面,单一品种自身高抛后要利用股价下跌之机及时低吸,买入后要利用股价上涨之机及时,有正差收益即可,无须追求利润最大化。另一方面,不同品种交叉操作后,当有正差机会、能回转交易时,要及时进行回转交易,防止错失机会;三是控制好交易数量,既要防止大进大出、增加交易,又要避免数量太少、增加交易成本。
笔者认为,若能做到以上三点,就能在“满仓操作”的同时通过波段操作取得额外收益。若做不到,建议长线持股、不做波段,这样虽然无法达到“动比静好”的效果,但也不至于出现“动不如静”的窘境。
“技术含量”应配套
在享受市场上涨带来市值上升的同时,通过连续的波段操作获得持续性的超额盈利,无疑是“满仓操作”的较好状态。但要达到这种程度,离不开必要的“操作技法”以及与之相配套的“技术含量”,这主要包括三方面:切记:「「满仓」一招毫无后顾之忧的满仓技巧!」
一是要根据资金性质确定操作策略。“满仓操作”时涉及的资金大体可分为三类:对于高抛某一股票后腾出来的资金,原则上要原数接回原卖出的股票,只要以比卖出价低的价格买入,且做到品种不换、数量不变,一般来讲这样的操作都是正确的操作;对于一直想买某一股票但因多种原因始终未买而暂留的存量资金,原则上要利用此资金买入此股票,且要预先设好目标价,并力争以比目标价低的价格及时买入;对于新筹集的增量资金,则应在原买入股票的基础上对原买品种进行“补操作”(越跌越买)。
以上便是一招毫无后顾之忧的满仓技巧!的介绍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的同时想要了解更多满仓资讯消息,可关注股票配资的更新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